患者男性,67岁,因腰背部疼痛40年余,多关节肿痛3个月收治住院。症状体征表现为脊柱活动障碍,强直畸形,双侧腕关节、踝关节、双侧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伴压痛。结合病史,根据腹部、盆腔CT以及关节彩超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病例报告: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

患者男性,67岁,因腰背部疼痛40年余,多关节肿痛3个月收治住院。症状体征表现为脊柱活动障碍,强直畸形,双侧腕关节、踝关节、双侧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伴压痛。结合病史,根据腹部、盆腔CT以及关节彩超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类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SpA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给目前的临床诊疗带来较大挑战。从2004年至2024年,我们对SpA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有了新的理解和进步,本文概述了这一时期内SpA研究的主[......]
本文报道以午后低热为主要表现,初期怀疑结核感染,最终明确发热由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的患者1例。患者症状、体征、化验及流行病学接触史似乎支持结核感染,但影像学和治疗反应不支持,抗结核治疗1月余且体温无改善。在PET-CT排查发热原因时,发[......]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中国不断地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AS临床进程及预后,使其致残率显著下降,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其主要病理为骶髂关节破坏及脊柱肌腱附着点炎。既往临床重点观察患者的骶髂关节骨质破坏及骨性融合程度,忽略评估腰背部肌肉、筋膜及韧带的阶段性病变,比如脊柱小关节及腰椎旁肌的脂肪样变及纤维化等,及其与脊柱活动受限的[......]
我院回顾性分析近6年187例强直性脊柱炎(AS)住院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旨为提高对各年龄段的AS炎症活动期患者发病的认识及诊断预防水平。结果显示,40岁之后AS仍处于炎症活动期的患者占18.7%,尤其是40~50岁的中年人占13.4%。由此[......]
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旨在将那些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高度一致的疾病进行归类,以利于临床、基础的深入研究,最终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治愈疾病的目的。疾病分类越细,其同质性越高,将使我们对其自然病程、病因、发病机制、患者的治疗反应等了解得更[......]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炎症性疾病,以脊柱(尤其是骶髂关节)、外周关节、肌腱附着点与指/趾炎为主要疾病特征。2009年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ASAS)发布了中轴型SpA(axSpA)分类标准[1],次年发布了外周型SpA分类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AS)主要侵犯骶髂和脊柱等中轴关节,且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脊柱活动性越来越减弱。以往学界主要关注骶髂关节及脊柱的形态学改变,近年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医师及学者将关注点转移到了椎旁肌,并通过生物力学、病理生理[......]
强直性脊柱(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累及骶髂关节、中轴骨,有时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的附属组织以及内脏器官[1-2]。AS的患病率、致残率均较高,尤其多数在创造力最丰富的18~22岁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及社会生产力构成,易对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