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阻断前列腺素(PG)生成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目前非甾体抗炎药已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一线用药,能有效缓解腰背部及外周关节的疼痛、僵硬症状,故临床上多以按需间断使用非甾体[......]
刘湘源:非甾类抗炎药治疗AS,间断使用还是长期持续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阻断前列腺素(PG)生成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目前非甾体抗炎药已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一线用药,能有效缓解腰背部及外周关节的疼痛、僵硬症状,故临床上多以按需间断使用非甾体[......]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AS常影响骶髂、腰椎、胸椎和颈椎等中轴关节以及髋、膝等外周大关节,且受影响的外周大关节在数量及分布上呈不对称趋势。而另一种同样常见的风湿病——类风湿性[......]
本研究共收集576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5例幼年期起病,411例成人期起病,对比分析这两种患者在AS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显示,幼年期起病AS多以外周关节症状起病,而成人期起病AS多以腰骶部[......]
反应性关节炎(Re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同属脊柱关节病(SpA)家族,具有附着点炎、眼炎、炎性腰背痛等重叠表现,但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反应性关节炎表现为尿道炎、关节炎和眼炎三联征,多由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常在感染后1个月内[......]
患者,男,31岁,2009年10月因“腹痛伴黏液脓血便,间作2年余”首诊于我院。2007年患者曾因解黏液脓血便至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此后间断服用。至我院后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见黏膜组织中度慢性[......]
本研究随机抽取2010~2011年因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入我院治疗的患者60例,统计分析患者的发病时间所处的二十四节气,旨在于获得AS发病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以探讨AS的发病时间与自然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60例样本中AS在立夏节[......]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83例已婚、育龄的强直性脊柱炎(AS)男性患者进行性功能调查,旨在于分析AS患者的性功能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本研究结果显示,58例AS患者接受了调查,34例认为疾病对他们的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的应用使风湿免疫病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TNF-α抑制剂主要有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等。这些药物最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被称为RA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系指16岁以前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相关,累及中轴关节和外周关节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JAS经常伴随有肌腱端炎,且血清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放射学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有一定的遗传学背景。国内外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和脊柱在内的中轴关节,以及下肢大关节受累为特征的慢性炎性关节病。其关节外表现包括眼葡萄膜炎、结膜炎、肺上叶纤维化、升主动脉根和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心传导系统失常等,但皮肤黏膜的改变尤其是紫癜样改变极少见[1]。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