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的镇痛效果
双氯芬酸钠栓剂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解热功效,用于风湿类疾病及肌肉、骨骼、关节的炎症疼痛等情况。与普通口服剂型不同的是,双氯芬酸钠栓剂通过肛门塞纳的给药方式,药物可被直肠黏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发挥功效,起效时间快,止痛效果较好,而且还减轻了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由此,我院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对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患者基本特征
选择我院收治的腰4~5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患者共计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6.2岁;上述患者手术风险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1~2级。
二、患者分组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具体如下:
①镇痛1组:术毕即经直肠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剂50mg(1粒)及术后2天每12小时追加50mg;
②镇痛2组:术毕即经直肠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剂100mg(2粒)及术后2天每8小时追加50mg;
③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
以上双氯芬酸钠栓剂均为湖北东信制药厂生产的同一批号(HI0920060)产品。
三、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术后第6、12、24、36和48小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定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出汗、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四、结果
1、镇痛效果:
结果显示,镇痛1组、镇痛2组患者的镇痛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在用药6小时后镇痛效果显著增强;但镇痛1组、镇痛2组间的镇痛优良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
2、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均无尿潴留、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三组患者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出汗或大汗淋漓发生率镇痛2组明显高于镇痛1组(P<0.01)。
五、讨论
双氯芬酸钠的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对创伤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功能主要通过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途径,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它还能有效抑制丘脑中枢对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反应,以及减少外周神经末梢对伤害性感知的敏感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应。
本次研究表明,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镇痛,能消除或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而出汗或大汗淋漓为双氯芬酸钠栓剂直肠给药后的主要不良反应,并有随剂量递增而加重的倾向。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骨创外科郭鑫、胡伟。
附图:双氯芬酸钠栓剂处方说明书
参考文献:略
强友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扫描站点二维码,加入301AS强友微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