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西普逐步减量疗法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维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主要累积脊柱、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1]。典型病变为脊柱韧带骨赘形成,甚至呈竹节样改变,累及髋关节者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融合强直,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是青壮年劳动力下降和致残的重要原因。AS病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2]:急性炎症期、侵蚀性骨质破坏期、骨质增生性修复(韧带骨赘形成)期。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炎症期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显示,TNF-α抑制剂对缓解成人AS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炎症、改善关节功能具有显著而确切的疗效,被认为是生物型改善病情药物(Bio-DMARDs)[3-4]。
TNF-α抑制剂起效迅速,多数活动性AS患者在足量治疗12周内关节症状和功能可获得显著改善。AS患者对TNF-α抑制剂的治疗反应也与其自身炎症水平有关[5],症状越严重、客观炎症指标越高(如高血清CRP或者ESR水平,MRI显示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的患者应用TNF-α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越好。最近的研究[5]显示,TNF-α抑制剂是否可以阻止或延缓AS骨结构的破坏和骨赘形成尚没有定论,因此对处于疾病缓解期和低疾病活动度的AS患者,是否需要长期足量使用TNF-α抑制剂是临床医生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鉴于TNF-α抑制剂昂贵的价格、长期使用可能存在的感染和肿瘤等风险,完全停药又有相当高的复发率等问题,探索合适的维持治疗方案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足量使用融合蛋白类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患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是否能维持疗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评估为期48周的依那西普剂量递减疗法对活动性AS疗效的维持,将52例活动性A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7例完成48周疗效观察。患者均接受50mg/周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12周后改为每2周注射50mg,24周后改为每2周注射25mg并维持24周。记录0、12、24和48周患者的各项炎症和功能评价指标,如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Bath-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Bath-AS测量指数(BASMI)和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本研究结果显示:47例活动性AS患者的ESR、CRP水平和BASDAI、BASFI、BASMI、ASDAS评分在治疗12周后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着依那西普剂量逐渐减少,患者在随后的36周中仍然表现出良好的ASAS40应答率(87.2%,41/47)。在随访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得出结论:依那西普可有效缓解活动性AS的炎症、疾病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情况。在患者达到低疾病活动状态后,逐渐减少依那西普注射剂量仍然可以使大部分患者保持病情稳定。足量依那西普治疗后逐渐减量的方法对于活动性AS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一、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的活动性AS患者52例。
1、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①符合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
②Bath-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4分;
③经2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4周症状无明显缓解者;
④之前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和TNF-α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排除标准:
①完全或部分脊柱强直患者;
②现患或既往有活动性结核病史;艾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急性或慢性活动性感染;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性溃疡以及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合并恶性肿瘤或有恶性肿瘤病史者。
以上所有临床资料的采集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
1、药物治疗:
依那西普皮下注射50mg/周,治疗12周后改为50mg每2周1次,继续治疗12周,再减为每2周注射25mg直至48周随访期结束。整个疗效观察过程中,患者同时口服本次治疗开始前的非甾体消炎药。
2、观察指标:
分别评估患者0周(即基线水平)、12周、24周和48周的Bath-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Bath-AS测量指数(BASMI)和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
3、疗效判定指标:
①每次随访均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并记录,第48~52周期间复查胸部X线光片;
②根据AS疗效评价标准(ASAS)判定疗效,分别为:
ASAS20(患者整体评价分数、疼痛分数、功能分数、炎症分数,以上4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20%且≥1个单位,其余1项没有加重≥20%且≥1个单位);
ASAS40(患者整体评价分数、疼痛分数、功能分数、炎症分数,以上4项中至少有3项改善≥40%且≥2个单位,其余1项没有加重);
ASAS5/6(患者整体评价分数、疼痛分数、功能分数、炎症分数、CRP、脊柱活动度,以上6项中至少有5项改善≥20%)。
③ASDAS计算方法:
ASDAS=0.12×总的背痛情况+0.06×晨僵持续时间+0.11×患者总体评价+0.07×外周关节疼痛/肿胀+0.58×Ln(CRP+1)。
4、记录不良事件:
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之间的变化。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基本情况:
52例活动性AS患者中,共47例完成48周的观察,其中男40例,女7例,平均年龄(30.5±10.2)岁,平均病程(4.1±3.8)年。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37例(占78.7%)。另5例患者因效果欠佳,分别在治疗4~24周期间终止依那西普治疗。
2、疗效评估:
在接受足量依那西普治疗12周后,患者血沉(ESR)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由(39.2±8.1)mm/h下降为(16.3±4.9)mm/h;C反应蛋白(CRP)也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由(18.3±4.9)mg/d下降为(3.8±1.2)mg/d。在随后的依那西普逐渐减量治疗过程中,ESR和CRP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详见表1。
患者各项AS活动性和功能评估指标,包括BASDAI、BASFI、BASMI和ASDAS评分,也在治疗12周后得到显著改善。而随着依那西普剂量的逐渐减少,患者的病情在48周的治疗期间仍可基本保持稳定,详见表2、图1。
患者在接受12周足量依那西普治疗后,表现出良好的ASAS20、ASAS40和ASAS5/6应答率。在逐步减少依那西普剂量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ASAS20、ASAS40和ASAS5/6应答率,详见表3。
3、影像学改善情况:
8例患者在治疗12周后复查骶髂关节和(或)髋关节MRI,骨髓炎症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以下为一典型病例在治疗前后的MRI影像学对比,详见图2。
4、不良事件:
整个疗程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疹,1例治疗过程中合并虹膜炎,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者(<2倍正常值上限),给予抗过敏或护肝药治疗后均恢复,未中断依那西普的使用。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停用依那西普1周,对症处理好转后继续依那西普治疗并完成48周疗程。
四、讨论
AS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NF-α在其炎症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随着TNF-α抑制剂的应用,AS患者的关节炎症、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整体预后都有了极大改善。TNF-α抑制剂是目前EULAR/ACR/ASAS等组织在AS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的唯一一类生物制剂,但因其昂贵的价格,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提高,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长期使用也有潜在感染和肿瘤的风险,而AS患者完全停用TNF-α抑制剂又有相当高的疾病复发率[6],因此在活动性AS患者的病情缓解或达到低疾病活动度以后,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既可以维持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又能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是目前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7-11]。然而具体应该在病情稳定多长时间后开始减量,每次减多少,最低维持剂量和用药间隔等问题,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方案。
本研究选取52例活动性AS患者,共47例(90.4%,47/52)完成了经足量依那西普治疗病情缓解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观察其对疗效的影响,并对TNF-α抑制剂的减量维持方案做了初步探讨,为期48周。结果显示,在完成12周足量依那西普治疗后,活动性AS患者的炎症指标、疾病活动度、关节功能和影像学中急性骨髓水肿等情况均有显著改善,并表现出良好的ASAS20、ASAS40和ASAS5/6应答率。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再次证实TNF-α抑制剂是一种迅速起效、疗效显著的生物制剂[5]。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尝试减少药物剂量甚至停药,作为风湿专科医生,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疾病的复发。本次回顾性观察研究显示,逐渐较少依那西普剂量,每12周减少50%,大部分患者仍然能维持病情稳定和良好的治疗反应率。在为期48周的观察期中,患者整体治疗费用减少约50%,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一结果提示TNF-α抑制剂逐渐减量是一种确实可行的维持治疗方案。
AS患者大部分对依那西普表现出良好的应答反应,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或减量过程出现病情反复。因本研究样本量所限,不能进一步明确疗效欠佳或容易复发的患者特点。ARENDS等[12]一项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发病年龄轻、男性、ASDAS评分指数高、高水平ESR和CRP、合并外周关节炎等是治疗效果良好且需持续使用TNF-α抑制剂的预测因素。对于复发的患者,再次使用TNF-α抑制剂或者加大剂量仍然有效[13]。因此,在TNF-α抑制剂逐渐减量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炎症活动情况,尤其是具有复发预测因素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病情稳定。
五、小结
AS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本项目是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对TNF-α抑制剂治疗活动性AS的减停药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在疾病活动期给予足量TNF-α抑制剂干预可迅速缓解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在AS患者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后,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对大部分患者仍可维持疗效,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策略。然而,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TNF-α抑制剂对疾病缓解或疾病活动度的AS患者的最佳维持治疗方案。
本文作者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叶玉津、王翠翠、邱茜、梁柳琴。
参考文献:
[1] 黄烽. 强直性脊柱炎[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Sieper J, Appel H, Braun J, et al. Critical appraisal of assessment of structural damag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utcomes[J]. Arthritis Rheum,2008,58(3):649-656.
[3] Davis JC, Van Der Heijde DM, Braun J, et al. Sustained durability and tolerability of etanercept inankylosing spondylitis for 96 weeks[J]. Ann Rheum Dis,2005,64(11):1557-1562.
[4] 丁艳, 孙东明, 王瑞耕, 等.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Fc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5):825-827.
[5] Sieper J, Poddubnyy D. New evid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ndyloarthritis[J]. Nat Rev Rheumatol,2016,12(5):282-295.
[6] Paramarta JE, Heijda TF, Baeten DL. Fast relapse upon discontinuation of tumour necrosis factor block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spondyloarthritis[J]. Ann Rheum Dis,2013,72(9):1581-1582.
[7] Cantini F, Niccoli L, Cassara E, et al. Duration of remission after halving of the etanercept dose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long-term, follow-up study[J]. Biologics,2013,7:1-6.
[8] Braun J, Sieper J. Remission and possible discontinuation of biological therapy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J]. Clin Exp Rheumatol,2013,31(4 Suppl 78):S33-36.
[9] Kiltz U, Baraliakos X, Braun J, et al. Withdrawal of medical therapies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What would be the optimal trial design?[J]. Clin Exp Rheumatol,2013,31(4 Suppl 78):S47-50.
[10] Baraliakos X, Listing J, Brandt J, et al. Clinical response to discontinuation of anti-TN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fter 3 year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J]. Arthritis Res Ther,2005,7(3):R439-444.
[11] 陈志涵, 林禾, 高飞. 依那西普减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6,9(4A):27.
[12] Arends S, BrouwerE, Van Der Veer E, et al. Baseline predictors of response and discontinu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blocking therap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Arthritis Res Ther,2011,13(3):R94.
[13] Song IH, Althoff CE, Haibel H, et al.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drug-free remission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with etanercept versus sulfasalazine in early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2 year data of the ESTHER trial[J]. Ann Rheum Dis,2012,71(7):1212-1215.
强友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扫描站点二维码,加入301AS强友微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