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与诊断标准

强友A留言:医生在专业文章里写到强直脊柱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有1964年的纽约标准,有1984年的纽约标准,还提到2009、2011标准,那么这些标准都可以用于诊断么,到底有没有较统一的标准?这是否会造成两个医院或同一个医院两个医生的诊断结果不同?

强友B留言:我的儿子二十岁了,今年1月在医院拍的CT,骶髂关节正常。儿子的症状就是坐久了腰有点酸,转腰有嘎巴响的声音,是腰关节响的,医生做了一些检查后,给的结论是脊柱关节病,请问脊柱关节病是什么,要治疗吗?谢谢!

很多强直病友都听说过“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炎(SpA)”和强直性脊柱炎(AS),两者有什么关系呢?这些诊断标准或者分类标准又是如何定义的?治疗是否相同?本文将为您解答。

脊柱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

1984年强直性脊柱炎纽约标准是对1964纽约标准的进一步修订,是目前通用的AS诊断标准,以此为标准诊断AS在学术界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该标准中指出的骶髂关节放射学改变往往要患病数年才会出现,那么在此之前,由于患者没有治疗依据,常会贻误病情,错失早期治疗的良机。于是,欧洲的学者们提出了“脊柱关节病”的概念,来描述具有AS部分特征但还不满足1984年修订版纽约标准的患者。在此情况下,ESSG分类标准(1991年)应运而生,第一次提出了脊柱关节病的概念,并提出,除了强直性脊柱炎外,该类疾病还包含未分化脊柱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幼年脊柱关节炎和炎症肠病关节炎。

请注意,这里的ESSG分类标准叫做分类标准,并不是诊断标准,是不能用于诊断AS的。

脊柱关节炎有很多“曾用名”,包括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病等,直到2005年统一规范为脊柱关节炎(SpA),借此强调病变的主要部位和炎症的特性。所以,开篇提到的“脊柱关节病”和“脊柱关节炎”是一回事。这是一组互有关联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本组疾病的原型。

ESSG标准被认为是诊断SpA极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诊断SpA后同时评估属于哪种亚型,曾经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但是,由于该标准没有把与疾病关系非常密切的HLA-B27列入筛查标准,且由于当时影像学技术的限制,一些早期SpA不能被及时诊断。

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2009年国际强直性脊柱炎(AS)评估协会(ASAS)规范了SpA的分类标准,才有了现在广泛应用的SpA分类标准。其中,加入了MRI作为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证据,同时强调了HLA-B27阳性的诊断价值。

这一标准依据是否有炎性腰背痛将SpA患者分为中轴型和外周型。

中轴型常见于在20~30岁年轻人,包括存在明显的影像学骶髂关节结构损伤的患者,也就是AS患者和放射学无明显病变但MRI可以发现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患者。新标准中将这类患者认为是AS病情连续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在疾病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这也是本标准的一大改变。

外周型SpA患者最初就诊时常以外周关节肿痛为主要不适,主要累及四肢各个关节以及手指、脚趾关节等而没有慢性腰背痛。只要一个患者满足关节炎或肌腱端炎或指趾炎作为入围诊断,加上相应的SpA特有的临床特征如HLA-B27阳性、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等,即可诊断为外周型SpA。

最后,我们再回到本文开篇的那个问题,脊柱关节病是否需要治疗?看完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脊柱关节炎(旧称脊柱关节病)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早期干预可以让部分患者的病情不再继续进展。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