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有15~45%患者多无症状。而对于伴发应激性溃疡并发症且不能停用NSAIDs者,应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奥美拉唑作为常用PPI类药物,在抑制胃酸分泌和防治消化性溃疡方面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泌素瘤、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以及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治疗。

一、药理作用

奥美拉唑能够特异性集中于胃黏膜壁细胞上pH较低的泌酸小管口,并与H⁺-K⁺-ATP酶(又称质子泵)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以抑制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生成的终末环节,且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专一性、不可逆性和持久性。奧美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代表药物,其与H⁺-K⁺-ATP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在pH<6时相当稳定,故抑酶作用时间持久。奥美拉唑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短期用药即可取得较好疗效,也可用于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又称卓艾综合征)的治疗,以及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辅助药物[1]。

奥美拉唑对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食物、五肽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均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对H₂受体阻断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奥美拉唑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54%,血浆半衰期为1小时,给药16小时后大部分从体内排出,几乎全部以代谢物形式排出。奥美拉唑极少发生耐药现象,但停药后引起的基础胃酸分泌反弹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个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但也可能会对同时服用的药物在胃内的吸收产生影响。

二、临床使用方法

1、常用剂型与规格:

肠溶片剂:10mg、20mg;

肠溶胶囊剂:20mg;

注射用粉针剂:40mg。

2、口服用法: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单剂量20mg晨起顿服,胃溃疡疗程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2~4周;

用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每次20mg,每日2次;或每次40mg,每日1次;

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单剂量20~60mg晨起顿服或早、晚各1次,疗程4~8周;

用于胃泌素瘤:初始剂量每次60mg,每日1次,以后酌情调整为每日20~120mg;如每日剂量>80mg,则应分2次给药,具体疗程视临床情况而定。

3、静脉注射用法:

静脉推注: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每次40mg,每隔12小时给药1次,连续3日;首次剂量可加倍至80mg,推注速度不宜过快,每40mg不可<2.5分钟。

静脉滴注: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量大时,首次剂量可滴注80mg,之后改为每隔1小时给药8mg维持,直至出血停止。

三、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1、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可逆。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腹泻、便秘、腹痛、恶心、呕吐、胃肠胀气,偶见血清转氨酶(ALT、AST)增高、皮疹和/或瘙痒、荨麻疹、外周神经炎及男性乳房女性化,上述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停药可自动消失。长期治疗时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细胞增生和萎缩性胃炎。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时可降低钙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以及维生素B12、维生素C吸收障碍。

2、禁忌证: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禁用。

四、临床注意事项

1、注意奥美拉唑制剂临床应用的稳定性:

口服片剂或胶囊通常制成肠溶制剂,至小肠内溶解再吸收,服用时应以整片(粒)吞服,不得咀嚼和压碎,以规避酸性的破坏作用,并且至少在餐前1小时服用。

注射液包括用于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的2种生产配方,静脉推注配方不宜静脉滴注,静脉滴注配方不宜静脉推注;注射液仅用氯化钠注射液或专用溶剂溶解,不宜用酸性较强的溶剂溶解,且禁止用其他溶剂或其他药物溶解和稀释;溶解后须在4小时内用毕,静脉滴注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或更长。

2、关注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可能出现的风险:

长期和较高剂量使用奧美拉唑可使骨折风险升高,老年患者风险更高;骨折风险可能与剂量、用药时间相关;应考虑低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方式。

使用奥美拉唑>3个月会有低镁血症风险,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同时使用地高辛或其他可致低镁血症的药物时,应考虑对患者进行定期血镁检查。

服用最高剂量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如长期服用奥美拉唑,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此时需补充维生素B12[2]。

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应避免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因奥美拉唑可竞争肝药酶CYP2C19进而影响氯吡格雷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从而降低氯吡格雷疗效,使患者的血栓不良事件增加。

奥美拉唑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系统,能改变一些受该酶系代谢的药物的体内代谢,可延长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药物的体内作用时间,使其代谢减缓,因而在药物使用时必须注意药物间的相互影响[3]。

3、临床应用奥美拉唑须监护患者的安全性:

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若与抗酸剂联合应用,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如需合用应至少间隔30分钟;对于普通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为防止抑酸过度,不建议奥美拉唑大剂量长期应用(胃泌素瘤例外)。

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强大,用药后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续时间长,故一般不需要多次给药,以每天1次给药为主,或每天2次给药。

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奥美拉唑,并根据需要酌情减量,严重肝功能受损者应减少剂量并定期测定肝酶谱的变化。

应用奥美拉唑前,须先排除胃与食管恶性病变的可能,以免因症状缓解而延误诊断[4]。

4、临床应用奥美拉唑须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

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的同时,要积极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规律,按时进餐,避免睡前3小时内进食,每餐8分饱,亦可在两餐间加餐,如上午10点、下午3点。

避免食用凉食、辛辣及一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并戒烟少酒。

餐后可散步,不要立即平卧等。

本文作者为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二医院李晓霞。

参考文献:

[1] 钱之玉. 药学专业知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269.

[2] 姜爱霞.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教学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6): 1167-1169.

[3] 潘卫三, 尤启冬. 药学专业知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

[4] 张石革, 毛节明, 张继春. 药学专业知识[M]. 第7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73.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