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述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
风湿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畴。《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除外界因素外,还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风湿病不能一味地祛风,应当从整体出发,以辨证思维论治风湿。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痹症”按五脏各有所主,故历代又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分法。兹将《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中所论述的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总结如下。
一、风湿病与肝的关系
《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内经·灵枢·经筋》云:“膝为筋之府”;《内经·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筋即筋膜,为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张弛,即肢体、关节运动的屈伸或转侧,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的功能正常,肝血充盈,筋得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而肝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一则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关节运动不利;二则肝气郁滞,气滞则水滞,水湿停于关节,则关节肿胀屈伸不利。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称“鹤膝风”,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大。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乃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滞所致。因而治疗当从肝论治,以四逆香佛二花汤治之。此法疏肝理气解郁,可达到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之功,使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又如风湿性关节炎致两膝关节疼痛,可选用逍遥散治之。本方具有疏肝养血之功,可使肝血充盈,筋得所养,关节病变自愈。
二、风湿病与肾的关系
《内经·素问·痿论》云:“肾主骨”;《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骨者,髓之府”;《内经·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骨泛指人体的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张弛,促使关节屈伸和旋转,从而表现为躯体的运动。肾藏精,精生髓,髓又能养骨,故有“肾生骨髓,其充在骨”的说法。而肾阳为一身之阳,主温煦,肾阳一虚,虚寒内生,则外邪容易侵犯人体。
风湿类疾病多为顽疾,久病入肾,因此治疗这类疾病应当从肾治之。比如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称“骨痹”、“肾痹”,说明与肾有密切关系。其病因在于肾精亏虚、骨髓空虚,则骨骼软弱无力、骨质脆弱,病久出现骨质疏松、韧带骨化,可致脊柱强直以及两侧骶髂关节变形为主的病变。临证常用补阳益气煎、强直经验方等,都是从肾入手,每每获得较好疗效。
三、风湿病与脾的关系
《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主四肢”;《内经·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风湿病从脾论治原理有二:一则脾主肌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营养。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同时脾胃与筋也有着密切关系,《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即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筋有所养。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筋失所养,可出现关节病变。临证常用归芪建中汤,就是从调理脾胃着手,而气血充盈,筋脉肌肉得养,关节病变自愈。
二则脾虚生湿。水湿停聚,聚于关节而为病。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说明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者利之,外湿者汗之。临证常用胃苓汤,就是从脾着手,使湿邪得去,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正常。
四、风湿病与心的关系
《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内经·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其充在血脉”;《内经·灵枢·决气》云:“夫脉者,血之府也”。心主血脉,即全身血液都依靠心气的推动运行于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腠皮毛,内而五脏六腑。心气充沛,血液才能正常的运行。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脉道不利、血流不畅,即出现不荣则痛;或气血瘀滞、血脉受阻,则出现不通则痛。
风湿病所侵犯关节部位多表现于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表现为腕、肘等关节疼痛,脉见沉细或结代,可用炙甘草汤。又如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心悸,可用芪脉三妙汤。以上治法都是从心入手,补益气血,使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五、风湿病与肺的关系
《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内经·灵枢·百病始生》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即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为一身之表,具有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的作用。而肺主宣发,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温养皮毛。若肺气亏虚,肌表不固,则外邪易侵。又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外邪侵袭,这也正是风湿病主要侵袭人体的途径。临证如以风寒侵入为主,常用九味羌活汤;如以湿热为主,用宣痹汤;如以寒湿为主,用桂枝附子汤;如需护卫肌表,用桂枝新加汤。
本文作者为山西中医学院胡娜。
参考文献:略
强友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扫描站点二维码,加入301AS强友微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