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穿刺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类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以侵犯全身大关节为主,如脊柱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肘关节等。作为一名风湿科医生,经常会被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问到这样一类问题:“我以前抽过关节积液,抽完之后又长积液了,还有人说抽了积液,关节磨损更厉害,是这样吗?”,“什么情况下需要关节腔穿刺?”,“关节腔穿刺”是“封闭针”吗?下面就以这篇文章回答这些患者的疑问,且听细细分解。

为什么要进行关节腔穿刺术?

强直性脊柱炎除累及骶髂和脊柱等中轴关节外,还可出现外周关节炎表现,最常累及膝、踝等下肢大关节,表现为积液、滑膜炎及肌腱端炎。多数患者的外周关节炎症经口服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后可明显缓解,但如果关节炎症较重(大量积液、滑膜明显增厚或合并肌腱端炎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严重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会明显降低AS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持续存在的炎症将会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的破坏,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强直、功能丧失,进而致残。此时,应用关节腔穿刺术不仅可以通过抽出积液以迅速缓解症状,还可以通过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以有效抑制炎症。

“关节腔穿刺”是“封闭针”吗?

“关节腔穿刺”不是“封闭针”!很多患者所说的“封闭针”,是指在痛点局部注射麻醉剂或激素,通过封闭痛点周围神经以起到单纯止疼作用。而关节腔穿刺术是指在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或生物制剂,直接抑制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同时缓解疼痛。虽然都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但两者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哪些关节可以进行局部穿刺?

多数关节,包括手足小关节和腕、肘、肩、膝、踝关节等大关节,均可由有经验的医生直接进行穿刺治疗。

髋、骶髂等关节,由于位置较深、周围血管神经丰富,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

穿刺注入何种药物?

激素是最常见的关节腔注射用药,临床上多选用长效激素。不同于作用于全身的口服激素,关节腔注射的激素主要在局部起效,很少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也尝试将生物制剂也可用于关节腔注射,可以阻断炎症反应,减少炎性液体分泌,并降低滑膜组织厚度。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注射效果可以增加,临床上较为常用。

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禁忌症:注射部位附近有感染或有全身感染;有明显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如您目前存在上述情况,请一定要向医生说明!

不良反应:关节腔注射确实可能出现感染、关节软骨损伤等不良反应,但如果由丰富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同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关节腔穿刺术是非常安全的,极少会出现上述问题。

术后注意事项

关节腔穿刺后,为避免感染,穿刺部位3天内不能碰水。因此,我们想在这这里提醒您,在穿刺之前请做好全身清洁工作。术后可正常活动,但切忌剧烈运动(如长跑、球类运动等),以避免加重关节炎症。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