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患者心脏多瓣膜损害1例
患者男,71岁,因“进行性腰部活动受限50年,间断胸闷、气短2年,加重2个月”于我院就诊。50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伴晨僵,并出现进行性腰椎活动受限、驼背畸形,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S),未予以正规治疗。2年前于劳累后间断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2个月前于劳累后胸闷、气短加重,喘憋不能平卧,入我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史7年。
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率110次/分钟;半坐位,胸廓畸形,呼吸动度减低;左肺底可闻少许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4/6级全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脊柱后凸畸形,活动受限,枕墙距大于0,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阳性,双侧4字试验阴性。
心电图检查:I、II、III、aVL、aVF的T波低平。
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26mm、左心房51mm、左心室57mm、右心房48mm、右心室22mm、左心室射血分数60%,全心扩大,室壁厚度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后叶基底、三尖瓣及主动脉瓣增厚、反射增强,二尖瓣后叶连有一条索样中等回声甩动,室壁运动未见明显异常,二、三尖瓣均可见较大量返流,主动脉瓣可见少量返流,肺动脉压25mmHg。诊断为二尖瓣后叶脱垂,腱索断裂,全心扩大合并二、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实验室检查:血沉4mm/h,C反应蛋白阳性,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阴性。
影像学检查:肺部CT示左侧肺下叶不张,局部胸膜增厚;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大部分融合,关节面消失;X线片示腰椎椎体形态呈方椎状,骨质密度减低,椎小关节面模糊,椎小关节周围韧带及前纵韧带、椎旁韧带及棘上韧带骨化,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不清,关节间隙消失。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心脏多瓣膜损害,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3级,心衰2度,肺不张。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症状的进展性、致残性疾病,多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少,随病情进展整个脊柱可自下而上发生强直、胸廓变硬、驼背畸形。本病常见于青中年,部分患者还存在关节外表现,可累及眼、肺、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AS致心脏受累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多发生于病情严重、全身症状明显、外周关节受累比较突出者。
AS患者发生心脏损害与其病程有关,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炎、主动脉瓣下纤维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心脏传导异常。有研究表明,AS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为1~10%;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较少见,但可以是严重的;出现三尖瓣受累的病例更少有报道。
本AS老年病例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可归纳为:
①于AS发病40多年后出现心脏损害;
②以二尖瓣受累为主,并出现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
③同时出现二尖瓣、三尖瓣及轻度主动脉瓣等多瓣膜损害,致左、右心负荷加重,全心扩大,全心衰。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医院内二科姚玉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杨蓉、李拥军。
参考文献:略
强友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扫描站点二维码,加入301AS强友微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