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八段锦功法口诀与分解动作习练要领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导引养生功法,自宋元以降,流传普遍,影响深远。据今人研究,八段锦实际包括立式八段锦、坐式八段锦两种功法。而坐式八段锦动作幅度不大,易学易练,不会造成运动损伤,健身效果良好,对大脑、颈、肩、腰等部位的保健效果尤为突出,非常适合长期伏案劳作的脑力工作者和中老年人习练。惜其口诀太过繁杂,冗长难记,旨为方便大家的学习和练习,兹根据《导引健身法解说》(吴志超编著)等今人研究成果,对功法习练方法进行归纳梳理。

一、坐式八段锦的发展历史

最早对坐式八段锦功法进行详细描述的是成书于元朝初年的《修真十书》,共有两处:

1、《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之十九》载“钟离八段锦法”:

闭目冥心坐(冥心盘趺而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自此以后,出入息皆不可使耳闻)。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移两手心掩两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微摆撼天柱(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先须握固),赤龙搅水浑(赤龙者,舌也;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而咽)。

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汩汩声而咽之),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

闭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令极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背摩后精门(精门者,腰后外肾也;合手心摩串,收手握固)。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

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闲步顷间),两脚放舒伸(放直两脚)。叉手双虚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头攀足频(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

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搅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谓再漱三十六如前,一口分三咽,乃为九也)。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摆肩并身二十四及再转辘轳二十四次),发火遍烧身(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及鼻皆闭气少顷)。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

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诀曰: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子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放清气;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久而自知,蠲除疾疫,渐觉身轻,若能勤苦不怠,则仙道不远矣)。

注:括号内文字为编者阐释功法要领。

2、《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之二十三》载曾慥所作“临江仙”词:

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三十六通)鸣鼍(鸣天鼓三十六)。

托天(三次,每次行“嘻”字气)回顾(握固按腿,左右各三,先右次左;左行“嘘”字气,右行“呬”字气也)眼光摩(搓挼手摩眼七次,闭目转睛七次,以中指节捻太阳三十六)。

张弓(左右二三十挽,每次行“呵”字气)仍踏弩(左右各三次,每次三挽七踏,行“呵”字气),升降辘轳多(左右运转辘轳三十六,行“吹”字气)。

三度朝元(三次,每次按腿闭目咽气,名为朝元;每次行“吹”字气)九度转(想气自丹田转九交),背摩(盘足闭气搓手热,摩肾俞上下,行“吹”字气)双摆(按腿瞑目闭气,左右摇摆身,不限数,名鳌鱼摆尾,行“呵”字气)(舒脚以手低头扳脚,行“呵”字气)(跪膝,反手左右拿脚跟三次,每次行“呼”字气)。

虎龙交际咽元和(以舌搅取津满口,漱三十六,一气分三咽,想至丹田中;如此三遍,行“吹”字气)。

浴身(鼻引清气闭住,搓按两手极热,遍身擦,令微汗出)挑甲罢(左右臂举手齐发,遍挑十指甲,不限数),便可蹑烟萝(凡行吹肾、呵心、嘘肝、嘻三焦、呬肺、呼脾六字,不可令耳闻声,出气欲细而长,凡行持皆闭气行持罢,方吐气出,呼所行字)。

注:括号内文字为编者阐释功法要领,这实际上是把八段锦与六字诀糅合习练的一种功法。

明清时期,坐式八段锦功法广泛流传,几乎成为所有养生家的至爱,在多家养生著作中频频出现,内容与图势均以“钟离八段锦法”为蓝本。元末明初冷谦所著《修龄要指》、明代贵族朱权所著《新刊京本活人心法》及《臞仙活人心方》、明代戏曲家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之三《延年却病笺》、明代王圻所著《三才图会·人事十卷》、明代万历学者周履靖所著《赤凤髓》、明末清初医学家曹无极所著《万育仙书》、清代康熙时期冯曦所著《颐养诠要》等,均收录和记载了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养生功法。

不少养生家在习练之际,结合个人领悟,对功法进行了重新编排或内容删增,提出了十二段锦、十六段锦等功法名称,但其功法主体仍然是坐式八段锦的内容。

二、坐式八段锦的功法口诀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之三《延年却病笺》载: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

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迍。

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三、坐式八段锦的分解动作习练要领

寻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在家中、办公室、公园乃至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均可。取坐式,盘腿坐最好,如环境不允许,也可以取端坐等坐姿,但要保持上身正直,不可塌腰垂首。双手紧握拳,放在膝上,闭目养神1~3分钟,让大脑和身心彻底放松,摒除一切杂念,然后做下列动作(详见图势)。

1、叩齿集神:

图势:叩齿集神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双手击天鼓二十四。

要领:包括两个动作,一是叩齿:嘴巴微张,分左侧、中间、右侧三个部分,将上下牙齿轻轻相叩,各三十六次,动作要徐缓轻微,不可过急过响;二是鸣天鼓:叩齿结束后,两手抱住后脑,以手心掩耳,拇指向下,两肘屈成三角,轻微呼吸九次,呼吸时不可以让耳朵听到声音,随后以两手食指压中指,作力击弹脑后,先左后右,左右各二十四次,击弹时不可过于用力。

说明:右法先须闭目,冥心盘坐,握固静思,然后叩齿集神,次又两手向顶后,数九息,勿令耳闻,乃移手心掩耳,以第二指压中指,击弹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

2、摇天柱:

图势:左右手摇天柱各二十四。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摇摆两肩,扭动颈部向左右侧视,肩膀随之摇摆,左右相间,各行二十四次。

说明:右法先须握固,乃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

3、舌搅漱咽:

图势:左右舌搅上腭三十六,漱三十六,分作三口如硬物咽之,然后方得行火。

要领:包括三个动作,一是搅海:用舌尖轻抵上腭,先从左方卷向右方,再从右方卷向左方,共三十六次,使津液聚集于口中,搅动时动作要轻缓,不可过快,否则伤元;二是鼓漱:待津液满口,鼓气使之漱动如漱口状,共三十六次;三是咽津:鼓漱之后,将津液分一口或三口咽下,咽下时如咽硬物状,“汩、汩”有声。

说明:右法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须待津液生方漱之,至满口方咽之。

4、摩肾堂:

图势:两手摩肾堂三十六,以数多更妙。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闭气,双拳变掌,在体前互搓令热;随后双手插腰,将两手心紧贴两肾,拇指向前,其余四指向后,上下摩擦肾堂,左右同时,各三十六次;之后仍双手紧握拳,放在膝上。

说明:右法闭气搓手令热后摩肾堂如数毕,仍收手握固,再闭气想用心下火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

5、单关辘轳:

图势:左右单关辘轳各三十六。

要领:身体稍前俯,先将左臂抬起,向内曲折,连肩向左旋转三十六次,然后右臂亦向右旋转三十六次;之后仍双手紧握拳,放在膝上。

说明:右法须俯前摆撼左肩三十六次,右肩亦三十六次。

6、双关辘轳:

图势:双关辘轳三十六。

要领:身体稍前俯,两臂抬起,两肩同时旋转摆撼三十六次;随后将盘叠之脚放下,徐徐伸出,至舒直为度,不宜过快,以免下肢脉络受损;之后仍双手紧握拳,放在膝上。

说明:右法两肩并摆撼至三十六数,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后伸两脚。

7、托天按顶:

图势:两手相搓,当呵五呵后,叉手托天按顶各三或九次。

要领:两手抬起,十指相叉,置于头顶上方,手掌翻转,手心向上,用力上托,如托重物在手,腰身俱极力上耸,两臂举直后,徐徐落下,一上一下为一次,连续九次,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之后仍双手紧握拳,放在膝上。

说明:右法两手相叉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

8、钩攀:

图势:以两手如钩,向前攀双脚心十二次,再收足端坐。

要领:两手抬起,尽力向前伸直,手心相对,慢慢俯下上体,双手攀双脚心,使头与尾闾成平行,然后徐徐收起,一俯一起为一次,行十二次;之后仍徐徐收回伸直之脚,依旧盘膝而坐,闭目静心,待津液满口,如前鼓漱之法鼓漱,然后咽下。

说明:右法以两手向前攀双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候口中津液生,漱后再吞,一如前数,摆肩并身二十四,及再辘轳二十四次,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须闭气少顷。

四、坐式八段锦的习练注意事项

1、松静自然:

这是坐式八段锦的习练基本要求。松是指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极度放松,解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状态;静是要排除一切杂念,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自然是指在练习过程中,形体、呼吸和意念都要顺其自然,动作准确到位,呼吸轻松自如,意念似守非守,逐渐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2、轻柔徐缓:

坐式八段锦所有的动作都要求轻柔徐缓,不可过于用力。叩齿要轻,呼吸要轻,鸣天鼓要柔和,搅海动作要轻缓,摩肾堂、单双关辘轳、托天按顶、钩攀都要求动作徐徐缓缓,不可操之过急,不可过于用气用力,以免伤元。

3、方法灵活:

坐式八段锦共有八段动作,可以一次练完,一气呵成,也可以分段练习,或者视环境和身体缓解疲劳的需要,单独练习其中的一段动作。练习时间不必限制,可以随时练习。对此,高濂在《遵生八笺》之三《延年却病笺》中曾经提到:“以上名为八段锦法,乃古圣相传,故为图有八⋯⋯行功何必拘以子午,但一日之中,得有身闲心静处,便是下手所在,多寡随行”。

4、贵在坚持:

按照中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导引养生功法是作为一种健身防疾的手段而体现其存在价值的,其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任何一种功法都不具有速成的效果,坐式八段锦也不是一练就灵、包治百病的神仙妙招。要想发挥其健身防疾的作用,就必须坚持练习,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会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本文作者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杨红光。

文章标签 :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