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因治疗不当,后期常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即驼背畸形。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会因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弯曲严重者因胸廓、腹部压迫引起胃肠功能紊乱。AS后期发生驼背畸形的治疗主要依靠截骨矫正,通过手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多节段截骨长节段内固定治疗AS并后凸畸形患者11例,经精心治疗护理,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最大46 岁,最小25岁,平均34岁。最大后突Cobb角84°,最小66°,平均71°。全部病例胸腰椎弧形后突明显,长期不能平卧,站立时双眼不能目视前方,腹部有2~5条深1~2cm的腹壁皱褶。1例双髋关节功能受限,2例单髋关节功能受限,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各方面功能障碍,肺功能测定提示明显限制性通气不足8例。X线片示全部病例脊柱已完全钙化,解剖关系紊乱,脊柱前柱压缩,后柱拉长,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但未见腹腔大动脉钙化征象,MRI示脊髓正常。

2、治疗及预后:

全部患者均行经后路多节段截骨针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体位训练、肺功能训练,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结果术后脊柱后凸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最大矫正64°,最少矫正50°;站立身高最多增加30cm,最少增加22cm。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现象;无死亡、截瘫及不完全瘫。平均随访2年8个月,全部病例脊柱长期稳定性良好,矫正度未见明显丢失,外观畸形明显改善,能平卧,双目能平视前方,限制性肺通气不足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胃纳增加,食欲好转,营养情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为了矫正脊柱变形,患者均乐于接受手术治疗,但因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效果不佳和害怕手术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此,应主动热情地与他们交谈,做好生活护理,根据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如给其观看同种病例矫形后的照片,讲解手术过程,手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效果,使之充分了解脊柱矫形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消除恐惧心理,进而主动配合。

2、术前常规准备:

由于胸廓畸形和胸腔脏器发育不良,术前应做好各种脏器功能测定,出凝血时间检查,脊柱正侧位片,完善CT、MRI检查,备血、备皮等。术前30min静脉点滴抗生素,应用镇静剂。

3、体位训练:

术前1周指导患者俯卧位,每天3~5次,每次10~20min,对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用多个软垫山峰状垫于胸腹部,且于髂嵴、膝部、肩部、胸部下方放置辅垫,使腹部悬空。因术中患者所取为折刀式俯卧位(见下图),极易造成患者身体局部血管受压迫,尤其是腹部,仅受轻度压迫远端静脉压即可迅速上升。有文献报道俯卧位摆放不当会造成手术失血增多等[1]。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俯卧位训练,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4、肺功能锻炼:

脊柱后凸患者多存在胸廓畸形,呼吸肌呼吸障碍致限制性通气不足,同时胸背部手术后常使肺功能降低12~18%。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增加肺活量,以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2]。本组病例肺功能锻炼方法:①深呼吸运动,患者端坐在床上,深吸气后屏气数秒钟后用力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每天3次,每次50下。②吹气球法,给患者准备多只普通气球,鼓励患者一次性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次10~15min,3次/d。③扩胸运动,每天3次,每次30下。 ④术前3d常规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减少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⑤对抽烟患者,入院后即戒烟。

5、练习卧床排尿、排便:

为防止术后卧床不能排便及解除排便的痛苦,术前5d开始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每天要练习2~3次。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搬运时保持脊柱于水平位,让患者平卧于硬板气垫床,腰段应酌情垫高约5cm的软垫,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进行脊柱塑形,减少脊柱内固定两端钉棒的向外拔拉力,以利更好地行钉棒骨的生物相融[3]。髋关节功能障碍者膝下垫软枕,床上横置宽70cm、长140cm的浴巾。术后6h协助患者翻身,左右侧护士各抓紧浴巾两边,向同一方向抬,用“滚动式”方法翻身。注意肩部与骨盆成一平面,严防扭曲脊柱。每3~4h翻身1次,翻身后在腰背部置三角枕,两膝间置软枕,保持舒适体位。

2、病情观察及处置:

因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患者极易发生血容量不足,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切口渗血情况。术后可能因水肿、血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故全麻清醒后应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水肿常发生于术后72h内,本组病例无脊髓损伤表现。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以判断有无术后出血、感染,或脑脊液漏,伤口持续负压引流48~72h拔除。

3、保持呼吸通畅:

因患者多有限制性通气不足,手术时气管插管造成咽喉疼痛、水肿或切口疼痛不敢咳嗽以致痰多而影响呼吸。术后应严密观察呼吸、血氧饱和度,常规吸氧,雾化吸入,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4、胃肠道的护理:

由于脊柱矫形使脊柱(尤其是胸腰段)的弯曲发生变化,脊柱前的软组织由原来的松弛状态变得紧张,使Treitz韧带上提,造成十二指肠受压梗阻[4],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表现。另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功能障碍。因此术后24~48h禁食,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变化,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由流质、半流质再过渡到普通饮食,食物要高营养、高纤维、易消化,注意少量多餐。指导正确的腹部及主要穴位(如合谷、足三里等)的按摩方法。

5、预防重要器官及双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脂肪栓塞:

注意术后遵循翻身原则,同时行主动和被动的双下肢各大关节及肌肉的功能练习和按摩,应用抗凝药物[5]。

6、功能锻炼:

术后1周进行被动四肢功能练习,第2周开始进行主动四肢功能练习,每日3~4次,循序渐进,以患者感觉不疲劳为准。

四、讨论

由于此类手术涉及脊髓、神经、胸廓、腹腔、气管等,如一旦发生并发症又未及时处理,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甚至终身瘫痪、死亡。通过对患者术前全面的评估,充分的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缩短了康复的过程,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恢复正常生活的勇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海如,宋烽,边树芳. 使用弓形俯卧位支架的护理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1,(5):384-385.

[2] 杜克,王守志. 骨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20-628.

[3] 廖可国,孙磊,宁志杰,等. 改良脊柱截骨治疗重度驼背畸形32例随访观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21):1611-1613,加页2.doi:10.3969/j.issn.1005-8478.2006.21.004.

[4] 任建安,黎介寿. 肠瘘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1):32-33.doi:10.3321/j.issn:1005-2208.2002.01.014.

[5] 田慧中,吕霞,田斌. 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7):522-523.doi:10.3969/j.issn.1005-8478.2006.07.013.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