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骶髂关节病变的MRI影像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中轴关节和双侧骶髂关节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8~40岁的青壮年,是康复医学专业的难治性疾病之一。AS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若能及早诊断并合理治疗,则可达到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的目的。因此,对AS的早期诊断和尽早的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风湿科对AS的诊断多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要求X线检查存在明确的骶髂关节炎表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符合该标准的患者多为中晚期,已失去治疗的最好时机,往往还会遗留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等改变,病情已不可逆转;加之AS发病往往较为隐匿,这无疑使得现行的AS诊断标准无论在其敏感性反面还是特异性方面均不尽人意,更不适合早期诊断。

近年来,风湿科医师抓住AS在发病早期100%累及骶髂关节的病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骶髂关节的体格检查,并在以往文献报道的基础上,筛选出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制定的SPARCC评分法,在AS发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一致性。SPARCC评分法利用MRI影像对AS早期患者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程度进行评分,进而探讨其与整体AS疾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下文将对SPARCC评分法在AS发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探讨,旨在改良现行的AS临床诊断标准,并为AS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