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致神经损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AS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所致神经损伤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显示,共有20例(17.9%)患者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包括3例脊髓损伤和17例神经根损伤。3例脊髓损伤中,有2例因胸椎T12截骨处脊髓受到牵拉和压迫导致,另1例由术后早期迟发引起。而17例神经根损伤中,有12例由术中操作对神经根的牵拉和激惹导致,有3例因截骨位置闭合处出现挤压腰椎L3神经根导致,另2例因腰椎L3椎弓根螺钉置入错误导致。
由此可见,神经损伤是AS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者应详细了解AS脊柱后凸畸形的病理特点,手术治疗过程中规范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正文
强直性脊柱炎(AS)致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属于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常采取保守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1]。近两年来,我院采用截骨矫正术治疗112例AS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现综述如下。
一、患者基本特征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截骨矫正术治疗112例AS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26~65岁,平均37.3±3.6岁;病程11~22年,平均16.4±2.4年。上述112例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57~96°,平均76.4±2.3°;脊髓神经功能损伤ASIA分级均为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二、手术方法
①上述112例患者均全麻,取俯卧位,采取常规方法完全显露截骨节段上下各2~3个脊椎,确认截骨脊椎的节段后,完成上下脊椎椎弓根的置钉。接着切除截骨节段脊椎的后方结构,完全显露双侧的椎弓根,磨钻去除椎弓根和椎体内的松质骨,同时切除脊髓前方椎体的后壁,并对双侧的椎体侧壁进行截骨处理。
②然后采取PSO截骨术在椎弓根的范围内完成向前方的楔形截骨处理。再采取EET截骨术在超过椎弓根矢状径的范围内完成向前方的楔形截骨处理,从不同角度刮除上下椎间盘。接着采取VCD截骨术经椎弓根进行蛋壳操作处理,并对截骨椎体去松质化,同时刮除椎间盘,使患者上下椎体能够贯通,并对切除的脊柱后方结构推挤皮质骨使其能够向外塌陷。
③最后进行椎体后方闭合处理,扩展椎体前方,实现更大角度的矫正处理。在完成截骨后按照截骨矫正的角度预弯矫形棒,植入后作切口闭合处理[2-3]。
三、术后处理
上述112例患者术后均采取引流处理,并于术后24小时拔除引流管。同时辅助患者下床活动,并加强康复训练[4]。
四、手术结果
1、并发症发生情况:
上述112例患者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共20例,发生率17.9%。其中脊髓损伤3例,发生率2.7%;神经根损伤17例,发生率15.2%。
2、并发症发生原因:
3例脊髓损伤中,有2例因胸椎T12截骨处脊髓受到牵拉和压迫导致,另1例由术后早期迟发引起。而17例神经根损伤中,有12例由术中操作对神经根的牵拉和激惹导致,有3例因截骨位置闭合处出现挤压腰椎L3神经根导致,另2例因腰椎L3椎弓根螺钉置入错误导致。
五、讨论
1、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主要包括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
截骨矫正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方法,对AS脊柱后凸畸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神经损伤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5-6],且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
2、神经根损伤是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中的最主要类型:
上述112例患者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共20例,包括3例脊髓损伤和17例神经根损伤,其中神经根损伤者占绝大多数。由此分析,神经根损伤是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中的最主要类型。
3、术后发生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的主要原因:
在脊髓损伤中,胸椎T12截骨处脊髓受到牵拉和压迫,以及术后早期迟发均是导致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而在神经根损伤中,术中操作对神经根的牵拉和激惹、截骨位置闭合处出现挤压腰椎L3神经根,以及腰椎L3椎弓根螺钉置入错误均是导致神经根损伤的主要原因。
4、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临床应加强手术中的控制,以降低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①加强术前检查:
手术前应观察患者截骨位置,了解上下螺钉在脊柱矢状面与冠状面的具体排列情况,避免脊髓的牵拉和压迫。此外,为避免脊髓神经的损伤,在患者截骨前应给予临时的固定短棒处理,减少骨位移对患者脊髓的损伤。
②加强术中规范操作:
在对患者进行截骨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减压处理,并防止脊髓压迫。同时,在复位过程中应注意动作缓慢,避免闭合过紧而造成神经根的卡压损伤。在截骨位置进行闭合处理时,应观察神经根的位置,使其控制在安全位置。整个手术过程中应了解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技术,从而避免误置而导致神经根损伤。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根或马尾,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减压处理。
③加强术后观察:
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加强监测和管理,尤其加强术前、术后病情监测,出现不适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杜绝神经损伤的发生。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骨一科范小波、李高强。
参考文献:
[1] 宋若先, 张永刚.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修复中截骨方法的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21(17): 586-587.
[2] 曲小雨. 经椎弓根腰椎截骨术矫治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1, 22(21): 522-523.
[3] 王正雷, 高吉昌, 贾丹兵, 等. 成人脊柱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手术1200例报告[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22(15): 512-513.
[4] 田慧中.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后固定方法的选择[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3(9): 369-370.
[5] Geusens P, Vosse D, van der Linden S. Osteoporosis and vertebral fracture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2007, 22(14): 674-675.
[6] 朱泽章, 邱勇, 王斌, 等. 两种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2(12): 347-348.
强友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扫描站点二维码,加入301AS强友微信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