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脾泻胃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1例

患者,女性,14岁,2010年10月24日因“左眼疼痛3天”于我院初诊,诊断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给予0.5~2.0%阿托品、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每日1~2次,地塞米松片口服每日3~4.5mg,以及局部热敷治疗。用药1天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反见左眼前房积脓,因疗效不明显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诊:10月25日。检查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1.2,左眼局部球结膜混合充血及水肿,角膜后壁有细小羊脂状沉着物密集,瞳孔药物性散大,前房水混浊、下方呈水平线积脓。

辨证:左眼黄液上冲,头痛便秘,脉象洪数,并发4天,系热邪盛实证。

治法:急则治标以求速愈,阳明为目下纲,宜清泻阳明之热[1]。

中药:方拟“通脾泻胃汤”,处方为生石膏18g、知母6g、生大黄3g、黄芩3g、生甘草3g、茺蔚子9g[2]。

西药:以患者初诊时所给,未作改动。

疗效:上方服1剂后,左眼前房积脓稍减,大便仍有燥结。上方生大黄加至4.5g。

三诊:10月28日。上方又服2剂后,大便通畅,左眼前房积脓已完全退清,其他尚存症状如结膜充血未退,角膜后壁有小羊脂状沉着物,前房轻度闪辉性混浊。上方去生大黄,加玄参12g、制半夏6g、麦门冬6g,停用激素。

四诊:11月2日。上方服5剂后,左眼结膜充血轻微,角膜后壁未见沉着物,前房清晰。改处方为知母6g、黄芩3g、桑白皮6g、黄柏6g、玄参12g、麦门冬6g、沙参12g、谷精草9g;退云散局部滴眼每日4次,其余局部药物均停用。上方服4剂后,左眼视力已提高至1.2,局部除有轻微充血外,其余均恢复正常。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后,嘱退云散连续滴眼4个月,并加以全面身体调理,现已痊愈。

生活调理:注意气候影响,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气候突变时,应避免风寒外邪等诱发因素;戒烟酒,此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或戒除烟酒,因烟酒具有刺激性,容易导致人体内环境紊乱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辛辣燥热之物可引起胃肠积热,致体内热毒蕴积而发病。为防此病复发宜食用:乌龟土茯苓汤,乌龟1只,去头足、内脏之后洗净,土茯苓100g,加入适量水,文火煲1~2小时,调味可食;瘦肉夏枯草汤,夏枯草若干,洗净,瘦肉200g,加入适量水,文火煲1小时,调味可食[3]。

精神调理: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精神刺激,因为这些因素可导致炎症复发及加重病情。

讨论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发病的感染因素可因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直接侵犯前葡萄膜而引起炎症,或由此诱发的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所引起,又或因病原体与人体或眼组织的交叉反应而引发免疫反应。其非感染因素的外源性因素如手术、外伤、酸、碱及药物等物理或化学性损伤可导致;非感染因素的内源性因素则包括自身免疫反应,如正常组织中含有致葡萄膜炎的抗原,在机体免疫紊乱时可出现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而生本病,还可由氧化损伤因素如变性组织或坏死肿瘤组织所致氧自由基代谢产物引发。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与HLA-B27抗原有关,HLA-B27抗原为组织相关抗原,凡与它有关联的病变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4]。总之,此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较为多见,症状可见睫状充血明显,渗出物位于晶状体的前后和前玻璃体,眼球有明显压痛,眼压可降低或增高,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严重并发症[5]。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中医病名为“黄液上冲”,如兼有头痛、大便秘结则属险症,易于致盲。临床治疗中对于急性期患者应用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结合中药加以治疗则能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并且能减少激素的使用时间和用药总量,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我院此病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并加以全面身体调理,服中药1剂后症状好转,前房积脓即见减退,再服2剂则积脓完全消失。此中药处方是根据“通脾泻胃汤”简化而来,处方系中医眼科专治黄液上冲证。治法中所述及的“阳明为目下纲”,即足阳明胃经循行于眼眶下方。此处方主要用药以生石膏、知母清泻足阳明胃经之热,生大黄泻下泄热使大便通畅,其他如黄芩清热,生甘草清热解毒,更以茺蔚子活血,起到消退目赤肿痛的作用。此病例用药虽然简单,但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加以调理,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作者为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医院五官科李淑娟。

参考文献:

[1] 张梅芳. 眼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6.

[2] 张梅芳. 眼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6.

[3] 曾庆华. 中医眼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179.

[4] 张梅芳. 眼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9.

[5]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939.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